汤圆和元宵这些方面不一样 区别在哪
从制作工艺上说,叫做“滚”元宵、“包”汤圆。元宵是“滚”出来的,将事先做好的馅料,放入装有干糯米粉的笸箩摇一摇,再加一点水使其表面再次获得黏性,反复摇晃,直至变成圆滚滚且大小合适即可。汤圆是“包”出来的,把生糯米粉先用水和成面团,然后把各种馅料包进去,团成圆圆的。
汤圆和元宵的区别
从食用地域来看,一般有“北元宵、南汤圆”的说法。虽然元宵和汤圆主要原料都是糯米和馅料,但在其他方面还是有不少区别的。
单从名字上来说,以前,北方由于糯米产量少,元宵只能作为正月十五特定的节令食品,取名为“元宵”,也体现了“不时不食”的传统。而糯米产量丰富的南方,用糯米夹馅的食物很普遍,“汤圆”的字面意思就是“热水中的圆子”。如今,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,食材不再受区域的限制。不论在北方还是南方,不论是不是元宵节,都能随时随地吃到这两种食物了。
从食用方法上分,可以炸元宵、炒汤圆。元宵和汤圆都可以水煮着吃,元宵因为用的干粉,煮的时间一般要10分钟以上,汤水比较浑浊,而汤圆大概煮3-5分钟漂起来就可以了,汤则更清澈。除了水煮外,元宵还可以炸着吃,汤圆也能炒着吃。元宵的馅料偏硬,一般是甜口为主,黑芝麻、豆沙都是常见的馅料。汤圆的馅偏软,口味繁多,咸甜荤素都涉及,除了传统的五仁、豆沙外,还有鲜肉、水果、鲜花等口味。
元宵和汤圆的起源
相传,元宵起源于宋朝。是从浙江省宁波市兴起的一种小吃,内用芝麻、糖、猪油,外用糯米粉制成圆嘟嘟的圆子,在热锅中沸煮时起起浮浮,由此人们称它为「浮圆子」,因形制新奇、口感佳,继而盛行于民间。
明朝陈建的《皇明通纪》:「以糟米粉包糖如弹,水煮熟为点心,一名糖圆。」
大明王朝曾以南京、北京为国都,而吃元宵的习俗,也是南北皆有。元宵形如圆月,故也称圆宵,南方则惯称汤圆。
殊不知,不仅南北叫法有别,实则只有形制类似而已,制法与吃法却是有颇多差异。
内行人知道要「包汤圆、摇元宵。」
南方的汤圆的馅子则更加丰富,除却各色甜口儿风味外,还有以肉糜为馅的荤咸色。做法则是将精磨的糯米粉与温水调和均匀,分成剂子后再经擀皮、包馅、搓圆,如包包子般制成圆润的团子即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