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暑节气的风俗活动及饮食要点
大暑,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二节气,在每年的阳历7月22日至24日,太阳到达黄经120°,表示天气酷热,最炎热时期到来。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暑节气的风俗活动及饮食要点,希望对你们有帮助。
大暑节气的风俗活动
烹羊酤酒
就是大伏天里“吃羊肉,喝烧酒”,“伏日食汤饼,取巾拭汗,面色皎然。”这里的汤饼就是热气腾腾的羊肉面。就是在今日,在上海奉贤、金山、闵行等地还在流行。这就是基于传统中医的理论,认为人们在夏天要顺应天气的变化,养阳重在养心,养心可多喝牛奶、多吃豆制品、鸡肉、瘦肉等,既能补充营养,又起到强心的作用。心脏的阳热之气不仅维持其本身的生理功能,而且对全身有温养作用,人体的水液代谢、汗液调节等,都与心阳的重要作用分不开。
大暑吃“仙草”
南方粤港之地在大暑时节有“吃仙草”的习俗。仙草又名凉粉草、仙人草,唇形科仙草属草本植物,是重要的药食两用植物资源。由于其神奇的消暑功效,被誉为“仙草”。茎叶晒干后可以做成烧仙草,广东一带叫凉粉,是一种消暑的甜品。民谚:六月大暑吃仙草,活如神仙不会老。烧仙草是台湾着名的小吃之一,有冷、热两种吃法。烧仙草的外观和口味均类似粤港澳地区流行的另一种小吃龟苓膏,也同样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。但这款食品孕妇忌吃。
送“大暑船”
这是浙江沿海地区,特别是台州好多渔村都有的民间传统习俗,其意义是把“五圣”送出海,送暑保平安民。送“大暑船”时,进行一系列祈福仪式,并伴有丰富多彩的民间文艺表演。随后,这艘“大暑船”被渔船拉出渔港,然后在大海上点燃,任其沉浮,以此祝福人们五谷丰登,生活安康。
吃荔枝“过大暑”
福建莆田人在大暑时节有吃荔枝、羊肉和米糟的习俗,叫做“过大暑”。荔枝含有葡萄糖和多种维生素,富有营养价值,所以吃鲜荔枝可以滋补身体。先将鲜荔枝浸于冷井水之中,大暑时刻一到便取出品尝。这一时刻吃荔枝,最惬意、最滋补。于是,有人说大暑吃荔枝,其营养价值和吃人参一样高。
米糟
有的地方将米饭拌和白米曲让它发酵,透熟成糟;到大暑那天,把它划成一块块,加些红糖煮食。
大暑饮食要点
1:益气养阴
夏令天气炎热,出汗多易伤津耗气。“此时,除了补充足够的水分外,不妨吃一些性偏凉、有益气养阴作用的食物,比如绿豆、黄豆、红豆、乌梅、粉葛、麦冬、甘草、石斛、党参、西洋参、山药、百合等。可将其用以煮粥、熬汤,来滋补身体。”但如果是成日在空调房中走动之人,养阴食物反而要少吃一些,倒是可以喝一点姜水,以预防阴暑、驱逐体内寒凉,“冬吃萝卜夏吃姜”,性温的姜可保护脾胃。
绿豆汤、三豆饮、酸梅汤都是养阴、平和之物,在家也能轻松制作出来。绿豆汤是许多家庭夏季必备,它不仅能养阴,更能增加夏季里萎靡不振的胃口。但对于脾胃虚寒以及体质虚弱的人要注意少喝。三豆饮是绿豆、红豆和黄豆三种豆熬制而成;酸梅汤则是乌梅、山楂、甘草、陈皮、冰糖和桂花煲成。
2:清热解暑
许多水果汁都是天然解暑之物,比如被称为“天生甘露饮”的西瓜汁、甘蔗汁和荸荠汁。这三种饮品口感偏甜,清润而养阴,深得男女老少之欢心。西瓜是极好的消暑佳品,但是却不宜冻了吃,若如此可能会伤及脾胃,常温吃便可。
“许多人夏季喝茶多,但茶实际上是寒凉的食物,尽量少喝为宜。”需要注意,诸如荔枝、龙眼、橘子等水果,虽能生津止渴,但其性偏温,常吃易引起咽痛、口疮等问题,因此食用时当适可而止,不可贪吃。
3:养心清心
坊间常说,夏季要多吃苦。夏天属火,五脏之中,心也属火,夏季人体浮火多,类似如苦瓜苦菜等苦味食物可适当吃,但需视乎个体情况。以苦瓜为例,其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、C、钙、铁等,有助于祛除邪热。
苦瓜最好的吃法是焯熟以后用以凉拌,如此能较好保留它的纤维素。莲子入季,它也可养心护心,三伏天天气闷热,人们容易心烦气躁,吃点安神的莲子可以平稳情绪。
但是老人和小孩,以及体质寒凉者都最好少吃苦味食物,毕竟苦味具有清下作用,如果体内有火才好吃。
大暑节气的农谚
(1)大暑热不透,大热在秋后
如果大暑的时候不是非常热,那么真正的热就会在秋后的时候出现,秋天热点对于收获是非常有好处的,粮食会增产。
(2)大暑大暑,当心中暑
寓意:一般来说,大暑时节全国大部分地区已进入最热的时候,若不注意采取防暑措施,人们很容易中暑。
(3)大暑大雨,百日见霜
寓意:大暑日下雨,预示着一百天之后会出现霜。
(4)东闪无半滴,西闪走不及
寓意:夏天午后,闪电如果出现在东方,雨不会下到这里;若闪电在西方,则雨势很快就会到来,要想躲避都来不及。
(5)稻在田里热了笑,人在屋里热了跳
寓意:大暑时节,较高的气温有利于农作物扬花灌浆,但对人们的工作、生产、学习、生活却有着明显的不良影响。在高温的日子里,如果不注意采取防暑降温措施,就容易出现中暑。但实际上,气温过高,农作物的生长反而会受到抑制,水稻结实率会有明显下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