早清明,晚寒食,清明祭祖为什么要提前?提前几天好
原标题:早清明,晚寒食,清明祭祖为什么要提前?提前几天好
俗语说“早清明,晚寒食”,其大意是:清明节祭祀可以提前,寒食节祭祀可以推迟。既然清明是传统的祭祀节日,为什么又要提前祭祀呢?如果提前祭祀,那么提前几天才算好呢?答案还要从传统的祭祖习俗说起。
【提前祭祖渊源】
清明节提前上坟,是先辈们一代一代传承下来的传统民俗。清明祭祖之所以要提前,主要原因在于清明节之前是寒食节。
提起寒食节,相信大家比较陌生。寒食节也叫“禁烟节”、“百五节”,按夏历推算,人们把冬至后的第一百零五个日子叫做寒食节。
【寒食节习俗】
依照传统习俗,寒食节当天,人们是要禁烟火的,吃饭也只能吃冷食。因为寒食节是在万物复苏的春天,所以人们又增添了踏青、祭扫、秋千、蹴鞠等习俗。寒食节在中国先后传承了两千多年,曾被民间称为“第一大祭日”。
而作为中华民族隆重而又盛大的祭祖节日——清明节,通常是在暮春和仲春之交,也就是冬至后的第一百零八个日子。清明期间,人们除了扫墓祭祖外,还增添了踏青、蹴鞠、放风筝、植树等习俗。
【提前祭祖原因】
从上文不难发现,清明节、寒食节两者时间间隔比较近,而且两个节日里都有扫墓祭祖、踏青、蹴鞠等习俗。随着时间的流逝,人们逐渐把两个节日合二为一,于是寒食节也就变成了清明节的别称了。后来国家把清明节定位法定假日,寒食节也就从人们的生活中渐渐地淡去了。正是因为这个原因,人们在清明祭祖时才会提前几天,于是也就有了“早清明、晚寒食”的说法。
【提前几天比较好】
既然清明祭祖要提前,那么提前几天比较好呢?通常情况下,清明祭祖越早越好,由于清明节祭祖的人比较多,工作比较忙或者离家比较远的子女,可以提前一到两周扫墓祭祖,这样既错开了祭祖高峰期,又避免了交通堵塞的情况。
祭祖当天,时间最好安排在上午七天至下午三点之间,因为这段时间内阳气比较旺盛,是人们祭祀先祖的最佳时间。而下午三点后,阳气逐渐减弱,阴气逐渐增长,如果运气不好或身体比较弱的人在这个时间段祭祖,就会使身体状况变得更加糟糕。
【提前祭祖的讲究】
关于新坟的祭扫:所谓新坟是指下葬时间没有超过三年的祖坟,子孙们第一年祭扫,可以选择在清明前10天的某一吉日;第二年祭扫,要在清明节当天;第三年祭扫,可以选择在清明后10天的某一吉日。
关于旧坟的祭扫:子孙祭扫旧坟时,可以选择在清明前后的任意一天(下葬超过三年以上的);旧坟扫墓的时间,可以选择在清明前后10天的任意一天,可以不必考虑吉日。当扫墓的日期选定后,具体扫墓时辰应选在当天的五更时分,即太阳未出来之前。
【结束语】
关于清明节上坟的时间和方式,会因地域不同而有所差别。由于后人对先祖经验的尊重和传承,在一些传统习俗的继承上,往往会出现墨守成规的情况,从而违背了先祖经验的本意。
因此,关于上坟时间的选择,只要有利于身心健康、社会和谐、家庭和睦,子女们都可以依据个人的实际情况而定,不必非要提前或者推后几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