初一十五不看娘家灯吗 有什么忌讳讲究
初一十五不看娘家灯吗?有什么忌讳讲究?民间的很多谚语俗语都是根据传统习俗演化而来的,随之成为了人们比较耳熟能详的话语。我国民间的历法用的比较多的是农历,而在农历里,比较重要的两个日子就是初一和十五。有句话叫“初一十五不看娘家灯”,这是什么意思?
初一十五不看娘家灯吗
“初一十五不看娘家灯”是民间的一种习俗说法,也被叫做“躲灯”,就是出嫁的女儿不能看娘家的灯。
“躲灯”最初是满族的习俗,也就是忌看娘家灯。“出嫁女年三十不看娘家灯”是民间的一个习俗,最初,当年娶的媳妇不可在娘家住,可以在婆家住,后来演变成不能看娘家的灯,也不能看婆家的灯,要躲到亲戚家去住,后来这一习俗也流传到汉族。
灯在过去是祖宗的意思,新人在十五这一天不能让祖宗看见与父母一起生活,所以在正月十五这天,新人不能见双方的老人。这说明在传统时期,对男女生活和传宗接代是很讲究的。另外,十五是“年”的最后一个高潮,也是一年中的第一个元月,所以也称正月十五为上元节。在民间正月十五这天还要闹龙灯和闹元宵,闹有尊重的意思,闹龙灯就是尊重龙,希望能风调雨顺,而元是指上元节,宵是晚的意思。所以正月十五结婚第一年躲灯有必要。
有什么忌讳讲究
躲灯,元宵节风俗之一,新媳妇过门第一年,娘家要给女家举行盛大的送灯活动,俗称“追灯”。追灯的隆重规模和灯的质量高低,要视其贫富程度定。富贵人家送玻璃宫灯一对,有楠木架子水泥磨花的,有珠玉宝石镶边的,也有一般的。除主灯一对外,还加带一个小花灯,俗称“引灯”,是引导新婚媳妇早生贵子的意思;婆家接收追灯后,新妇即随娘家人到娘家去“躲灯”,一般正月十四日去十六日归。
黑龙江一带有新妇头三年要“躲灯”的习俗。婚后三年内正月十五这天晚上,新媳妇要到姑姑或姨姨家去住,既不许看婆家灯,也不许看娘家灯。据说,看了婆家灯,亲爹;看了娘家灯,公公。河南一带也有“躲灯”的习俗。民间所说的“闺女看了娘家的灯,娘家穷得钉打钉”,“正月十五不躲灯,先老公公”等一类俗话,正是说明躲灯的禁忌原因的,显然这属于迷信说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