昆山春节习俗:大年初一
大年初一早上昆山人一般吃些什么?一般是吃桂花白糖年糕圆子汤,这是有“名堂”的,寓意“高高兴兴团团圆圆”,“糕”还有“步步高升”的意思,圆子又叫“百岁圆”,祈求福寿。关于年糕还有一段传说:春秋战国时吴王阖闾命大臣伍子胥负责构筑苏州王城,阖闾死后其子夫差即位,他听信奸臣谗言排斥、压制伍子胥。伍子胥悄悄地对身边的人说,他死之后,如果遭遇荒年或紧急情况没有粮食,你们可以到相门挖城墙底下的城砖吃。后来伍子胥自刎,越王勾践大举反攻包围吴国,苏州城内断粮,人们想起了伍予胥的话,纷纷去挖相门城砖,仔细一看,原来所谓“城砖”乃是用糯米粉熬熟反复捶打,非常坚韧,既可承重砌墙,必要时可以蒸而食之。后来吴地的人们每逢过年就要制作这样的“年糕”来纪念伍予胥。
当然大年初一也有吃面条和其他食品的,昆山人叫做“各人各欢喜”。而千灯、花桥、陆家等一些乡镇大年初一早上必须吃饭,谓之“年早饭”,而且这“年早饭”必须男主人亲自下厨上灶,男主人乃是当家人,这象征着一年到头以吃饱肚皮。陆家农村在“年早饭”开饭时第一铲刀白米饭要先喂给家畜家禽吃,至今还有这个习俗,这意味着新的一年可以六畜兴旺。石浦镇的习俗大年初一早上要喝糖茶,佐以糕团或筒条,忌吃粥,忌吃别家饭,吃别家饭则不吉利,意味着“讨饭”。老年人初一早上必须搓一段草绳,叫做“起绳头”,象征着好日子会不断延续下去。在农村,大年初一要举行“照田财”或叫“打田财”活动,祈求五谷丰登。在昆山,这个习俗已经有了好几百年的历史,一直传承到了现代。
“打田财”最早的形式是将稻草绑在竹竿上做成火炬,看火焰的颜色偏红还是偏门来预测明年的旱涝情况,结束时要把火灰放在床头边,代表财富。但后来形式有了变化,就是农民们在自家的田角边焚烧成捆的稻草,称之为“汰田角”,边烧边喊:“汰汰田角落,白米三石六”,还用火把照田,曰“放田财”,反映了善良农民祈求丰收的心愿。信佛者大年初一凌晨要去寺庙烧香,称之为“烧头香”,以示虔诚之意。这个习俗如今愈演愈烈,大年三十还未到半夜昆山玉峰山前华藏寺已经人声鼎沸拥挤不堪,甚至要动用警力维持秩序。
据清宣统元年(1909)太仓缪氏《会刻太仓旧志五种》之《昆山郡志》记载:大年初一昆山马鞍山华藏寺要举行“岁忏会”,“士女骈阗,车盖相属”,去参与的信徒特别多,道路甚至为之阻塞。未知“烧头香”之俗是否源于“岁忏会”,年初九是“天帝(玉皇)诞辰”,老百姓叫做“天生日”。《昆新两县合志》:“初九日为大诞,清真观道侣架阁于庭,设醮祀上帝,俗名斋天,观者如堵。”这个日子在水乡古镇千灯特别热闹,数华里长的石板街上人们扶老携幼摩肩接踵都出来“轧闹猛”。因这天正好又是伟大的爱国主义学者顾炎武的生日(据史料记载其实应该是“忌日”),所以有人说这同时又是家乡百姓纪念乡贤亭林先生诞辰的活动。而按张浦、南港等地习俗年初九要去赵陵山进香,当地有谚云:“只有年初九,呒没年初十,过了初十做生活”,就要为春耕生产作准备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