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人提前准备棺材的原因,看后倍觉辛酸和无奈
原标题:老人提前准备棺材的原因,看后倍觉辛酸和无奈
许多农村地区,尤其有老人依然健在的家庭,儿孙就要为其准备棺材,认为这样可以为老人增寿,所以老人健在时准备的棺材通常叫寿材。
老人身体硬朗,胳膊、腿都还很灵便,为什么要提前准备棺材呢?知道答案后,倍觉辛酸和无奈,接下来小编给大家谈一下,老人提前准备棺材的原因。
其一、传统观念根深蒂固:农村有这样的风俗,七十岁以上的老人去世,通常叫喜丧。如果过了七十岁,老人仍然健在,家属通常会为其准备好棺材以备不测。不明深意的人往往难以置信,认为长辈还健在就为其准备棺材,这不是大不敬、诅咒老人早点死吗?其实老人过了七十岁,多数人对死亡看得很开,因此子女为他们准备棺材,意在让老人添福添寿,而不是诅咒老人早点去死。
其二、不给儿女添麻烦:在农村,很多上岁数的老人,多数由自己的“棺材本”。这“棺材本”不是儿孙一时兴起给的,而是老人日积月累、省吃俭用积攒下来的。老人为自己准备“棺材本”,就是担心再给儿女添麻烦。俗语说“意外和明天不知道哪个先来”,而老人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“今天脱掉鞋子,不知道明天能不能穿上。”言外之意就是自己年纪大了,说走那是一会的事,为了不给儿女增添麻烦,不少老人在生前就会把棺材准备好。
其三、预防儿女不孝:有句歌词叫“养儿能防老。”可随着时代的发展、社会的进步,年轻人的压力也越来越大(这里不是给年轻人不养老找借口)。尤其独生子女家庭成长起来的孩子,儿女孝顺,老人可以有个幸福的晚年;如果儿女不孝,甚至连副棺材都舍不得给老人买,这类老人的晚年生活,可以用四个字来形容,那就是“凄惶无助”。所以老人有自己的棺材本,可以有效预防儿孙不孝。
最后、老人膝下无儿女:农村有这样一群老人,有些是村里的五保户,有些是中年丧子的失独家庭,还有些是女儿嫁到外地常年不归等。这部分老人最担心的问题就是去世后没人为其料理后事,因此为了不给别人添麻烦,他们多数会在生前为自己准备棺材,以免去世后连个像样的棺材也没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