台州正月十四由来是什么 这天过元宵吗
大家可能都听说过元宵节的由来,传说汉文帝庆祝在正月十五平定了诸吕之乱,因此在这天晚上出宫,和百姓一同游玩赏乐,又因为正月也叫元月,夜晚别称为宵,所以他就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。但是并不是全国都在这天过节,就像台州,听说是在十四日过元宵节的。那么台州正月十四由来是什么?这天过元宵吗?
台州正月十四由来是什么 这天过元宵吗
在台州,元宵节是正月十四。
台州正月十四过元宵的由来主要有四种说法,分别是尉迟恭铸城、方国珍敬母、南人造反和戚家军抗倭。
尉迟恭铸城:
唐初年间,开国名将尉迟恭(尉迟敬德),就是那位跟秦叔宝一起做门神的猛男,奉命带兵在台州修筑江南长城。筑好长城的这一天,刚好是正月十四,台州百姓纷纷拿来家中的米饭、洋芋丝、粉丝等食物,前往军营犒劳众将士,但是由于天寒地冻,等拿到军营的时候,食物已经凉了。为了让每个士兵都能吃上热乎乎的食物,百姓们便将所有食物都倒在一起重新炖了起来,然后舀给士兵们吃,这就是台州独特的糟羹的来历。
由此,就演变成了正月十四是台州的元宵节,晚餐吃的是甜羹(馏),看完花灯闹完元宵,临睡前吃的则是甜羹(馏)。
方国珍敬母:
公元1354年,反元领袖方国珍率领浙东农民军攻占台州府,建国称王。方国珍的母亲信佛,每月的初一、十五吃素斋,元宵节为正月十五,中秋节为八月十五,都是方母的吃斋日。方国珍是个孝子,为了让母亲能够与民同乐,就下令将其控制的甬台温等地的元宵节提前一天,改为正月十四,将中秋节延后一日,改为八月十六。这么一来,甬台温的部分县市就形成了正月十四闹元宵,八月十六过中秋的习俗。
南人造反:
元朝时,人列四等,南人最末,受尽欺凌。为了防止南人造反,五户编为一个连,共用一把菜刀,而且在每个连队立一块“址界碑”,禁止互相往来。忍无可忍之下,南人举旗造反,杀掉胡人。然后,每户人家动手,人人砍来樟树枝,放在“址界”上炟,把胡人立的址界烧个精光。那天,正是正月十四,为了纪念针对元朝统治者的反抗起义,这些地方的人就将正月十四作为元宵节。至今宁海在正月十四那天,还有“炟址界”的习俗。白天,各家折樟树枝插门口以“避邪”;晚上则烧樟树枝叶僻啪作响“炟址界”,以除晦气、图吉利。
戚家军抗倭:
话说当年戚继光在台州抗倭,戚家军在海上打垮了一股倭寇,这股倭寇向内地逃窜。戚继光带领戚家军衔尾追杀,当时天色已晚,当地百姓纷纷点灯帮助戚家军搜索潜逃的倭寇。一时间城里城外灯火通明,倭寇无处藏身,被一一全歼。那一夜,正是正月四十,所以当地百姓将元宵节改到正月十四夜,家家举灯,以作纪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