农村丧葬习俗为什么一定要风光,要排场?
在老家的村子里,每年都会有老人过世,每一次老人们过世后,晚辈们在商量丧事规格时,都会重复着同一句话:不管怎么搞,反正就是不能比村子里的其它人家差。
怪不得,在我记忆里,丧葬习俗一年比一年豪华,现在来看,不管是菜,酒,烟,甚至毛巾和其它各种用品,都在朝着反正不能比其它人差的规格在不断升华。晚上开演唱会,把丧事当喜事办。烟花鞭炮都是一车一车的放个不停。送葬还有仪仗队,有的人家里为了怕比别人家的送葬车队规模小,还花钱租社会车辆排上长长的送葬队伍。
其实有时些时候我们真的是百思不得其解,这些都做给谁看呢?老人们在活着的时候,我们尽到百善孝为先的应尽孝道。能够让老人心里感受到他没白养你就够了。
如果说老人在世时我们尽到了儿女应尽的孝道,死后又何必用一些物质上的东西来彰显你的孝心呢?如果自己内心上做到了问心无愧,孝与不孝只有自己的父母知道,又何必考虑别人说你孝与不孝呢?况且,孝顺与丧事的规格本来就不是一个比较的对象。既然老人在世时做到了孝,又何必在他死后去考虑丧事的规格会影响自己的面子呢?
面子多少钱一斤?
其实,说来说去,归根到底就是一个攀比风气作祟。就像我们村的一户家庭,老人两个儿子,一个经济状况较好,一个较为贫困。老人死了,两兄弟为了不输给其它村子里的丧事规格,硬是每人出四万元搞了一个中等的丧事,事后,其中一个在收到的人情礼金冲消后再亏两万。你说,这有什么意义?为了一个面子,让自己负债,凭他的收入,至少攒三年以上才能把账还了,如果他父亲在天之灵,肯定会再次气的吐血。天底下有哪位父母不为自己的儿女操心?
与其“厚葬厚祭”不如“厚养薄葬”。
经常会听到人的谈起自己身边的一些见闻,说某某人父母在世的时候没有好好尽孝心,老人家死了却哭得天昏地暗,葬礼搞得比谁都豪华。
是的,这种事情我们谁都见过。有的人总以为厚葬才能体现孝心,但是,我们却忽略了一个很简单的道理,所谓的孝心,是作为儿女给老人们的一种切身感受。可能就是多陪伴,多说话,耐心听他们唠叨就够了,他们也不需要你买什么好吃的哄他。而不是等到老人过世之后,你觉得他在世时尽孝不够,死了用厚葬来安慰自己,为时晚矣。
其实,我们将心比心,如果当自己老了,儿女们在我们活着的时候不能使自已居安食美,心畅神爽,颐养天年,当我们过世了,他用厚葬的方式来表达孝心,你会不会觉得你这儿子真孝顺?你认为这符合社会主流价值吗?这是中国传统孝道的体现吗?
呸!我这不是废话吗?我们都死了,儿女们做什么管我们什么事?我们又看不见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