莆田城乡做牙习俗 莆田“初二、十六牙”习俗
莆田城乡有“做牙”习俗,即每逢农历每月初二日和十六日傍晚供案贡银烧香祈拜。在乡村一般虔办猪肉、白果、豆腐干等“三味礼”,祭拜福德正神土地公,祈求福赐财丁贵,德霑禄寿康,请求庇护家庭富贵,出入平安。在城市街道“做牙”,多在店门口用小桌子摆列糕饼水果等祭品,当街焚香祭拜,祈求财神爷赐福,生意兴隆、财源广进。城市同乡村一样,也有焚化“贡银”,“纸钱”。祭毕,可以“吃福余”、“打牙祭”。
“做牙”并非莆田特有,查史书记载,古代中国各地均有此习俗。清代小说《儒林外史》第十八回描写王冕为秦老放牛,秦老说:“平常每日就是小饭菜,初二、十六跟着店里吃牙祭肉。”记者采访我市民俗专家林成彬、戴金赐等,他们对莆田“初二、十六牙”习俗的渊源有如下说法:
“牙祭”源于古代衙门的“衙祭”。《辞海》对“衙祭”解注:“古时官署每逢农历朔望官府衙门要举行衙祭,供事人员分食祭余的肉(俗称“食福余”)。”古时朔(初一)望(十五)日有山川社稷的习俗。后人可能因“衙”与“牙”同音,而把“衙祭”当作“牙祭”,称为“打牙祭”。
“牙祭”定在农历每月初二、十六日,跟月亮的引力,引起海水的涨潮、退潮有关。每月初二形成月牙,海水处于低潮之始;每月十六日,月圆,海水满潮,却又是低潮的开始。
朔日退潮,进行牙祭,比喻去掉一切恶运;望日涨潮,祈求财如水涨,有其一定含意。初二日牙祭,属于迎新之举,祈求事业蒸蒸日上,兴旺发达;十六日“牙祭”属于辞旧之举,祈求消灾解厄,庇佑平安。
每月初二、十六日,各行各业牙祭,含有饮水思源,祭拜祖师爷之意。莆田“牙祭”,还兼祭财神爷。至于各家各户供奉的“灶公”,也属财神爷之列。
每逢农历初二和十六称为“牙”,是祭拜土地公公的日子。农历二月初二,是每年的第一个祭拜日,称为“头牙”;每年的腊月十六,是最后一个祭拜日,称之为“尾牙”。尾牙表示一年的结束,而头牙就表示一年的开始。头牙过完,春节正式结束,一年忙碌的生活就正式开始了。人们在这一天祈求上天在这一年都风调雨顺,祈望有个好收成。一般尾牙都过的比较隆重,老板雇主都会设宴款待员工。头牙虽比不上“尾牙”的隆重和丰盛,但也大大超过平时“做牙”的规格,每家在神龛上摆上三牲祭祀,烧纸钱放鞭炮,搞得也好不热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