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年的来历?小年有什么风俗啊?为什么农历十二月二十三日要过小年啊
小年是说热闹仅次于过年,来历如下 农历十二月二十三日,民间称为过小年,是祭祀灶君的节日。
祭灶的风俗,由来甚久。灶君,在夏朝就已经成了民间尊崇的一位大神。
记述春秋时孔丘言行的《论语》中,就有“与其媚舆奥,宁媚与灶”的话。先秦时期,祭灶位列“五祀”之一(五祀为祀灶、门、行、户、中雷五神。
中雷即土神。另一说为门、井、户、灶、中雷;或说是行、井、户、灶、中雷)。
祭灶时要设立神主,用丰盛的酒食作为祭品。要陈列鼎俎,设置笾豆,迎尸等等。
带有很明显的原始拜物教的痕迹。 灶君本人,早期有炎帝、祝融之说。
后来又衍生出许多说法。中国道教兴盛之后,曾借《经说》之论,将灶神说成是一位女性老母。
“管人住宅。十二时辰,善知人间之事。
每月朔旦,记人造诸善恶及其功德,录其轻重,夜半奏上天曹,定其簿书”。后来就发展成了既有灶君爷爷,又有灶君奶奶之说。
在不同的地区里,灶君夫妇又由不同的人选来充当,同时伴随着当地流行的民间传说故事。 古人祭灶的日期,历来说法不一,有正月、四月、五月、八月、十二月等等。
在我国封建社会里,诸教并存,神灵之数高达万千之多,民间习惯一概敬之。可能是为了简化统一,易记易行的缘故,把灶君每月上天禀报一次的说法,演化成了每年上天一次。
并且把时间固定在腊月二十三日。这一天,也就成了传统的祭灶节日。
腊月二十三(四)为何被称为过小年
民谣曰:“二十三,糖瓜粘;二十四,扫房子。”
说的是每年腊月二十三、二十四要进行祭灶和扫房子这样的民俗活动,以此迎接新年的到来。传统上多将腊月二十三(四)视为过年序幕的拉开,因为正月初一俗称“过大年”,腊月二十三(四)也就相对应地被称为“过小年”。
过小年以祭灶为标志性民俗。民以食为天,在生产力较为低下的农耕社会,人们将饮食视为生活中的头等大事。
中国先民很早就有灶神崇拜。《淮南子》上说:“黄帝作灶,死为灶神。”
《周礼》上说:“颛顼氏有子曰黎,为祝融,祀以为灶神。”将黄帝或者其后裔视为灶神,可见古人对灶神的重视程度。
道教兴盛后,民间又传说灶神是玉皇大帝封的“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”,灶神这时已演变成不仅司厨而且司命的民间大神。在广为流传的《太上感应篇》里,有“司命随其轻重,夺其纪算”的记 述。
司命即指灶君,算为一百天,纪指十二年,说的就是灶王爷专门上天告发人间 罪恶,一旦有人因罪被告,小罪要减寿一百天,大罪要减寿十二年。 因此,旧时人家灶间都设有“灶王爷”神位,并在其神位两侧贴一副对联:“上天言好事;下界保 平安。”
按照“官三民四”的说法,官府祭灶在腊月二十三,民家祭灶则在腊月二十四。灶王爷自上一年的除夕以来就一直留在家中,以保护和监察全家,到了腊月二十三灶王爷便要升天,去向玉皇大帝汇报这一家人的善恶言行。
全家人要在这天黄 昏举行“送灶”或“辞灶”仪式,即向设在灶壁神龛中的灶王爷敬香,并供上用饴 糖和面做成的糖瓜,以乞求灶王爷在玉皇面前多说这家人的好话。除夕再举行“接灶”仪式,将其请回来,继续发挥为全家保平安的作用。
祭完灶后,家家户户都会 紧接着进行“扫房子”的活动。 扫房子又叫“掸尘”,因“尘”与“陈”谐音,新年到来之际扫尘有“除陈布新”的含义,此举是要把一切霉运、晦气统统扫出家门。
腊月二十三(四)的祭灶活动,实际上对夏历新年起到了直接的接引作用,将之命 名为“小年”确也是名副其实的。
小年是多少号啊为啥南方和北方不一样
小年是我国汉族传统节日,也被称为谢灶、祭灶节、灶王节、祭灶。
在不同的地方日期不同,在农历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或二十五(民俗专家说,在古代,过小年有“官三民四船五”的传统,也就是说,官家的小年是腊月二十三,百姓家的是腊月二十四,而水上人家则是腊月二十五。像北方,在南宋以前都是政治中心,受官气影响较重,因此小年多为腊月二十三;相反,南方远离政治中心,小年便为腊月二十四;而鄱阳湖等沿湖的居民,则保留了船家的传统,小年定在腊月二十五,“无论是哪天过小年,人们辞旧迎新的愿望却是一致的”。)
(四川和贵州等部分地区腊月三十为小年,正月十五为大年)。小年被视为过年的开端。
为什么腊月二十三被称为小年
我国阴历之腊月二十三,俗称“小年”,也是民间祭灶的日子,小年过后的第七天就到年三十了。
据说,每年的腊月二十三,灶王爷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禀报这家人的善恶,让玉皇大帝赏罚。因此送灶时,人们在灶王像前的桌案上供放糖果、清水、料豆、秣草,其中,后三样是为灶王升天的坐骑备料。
祭灶时,还要把糖(或蜜)融化,涂抹在灶王爷的嘴上,这样他就不能在玉帝那里讲坏话了,曰为:上天言好事。民间传说,灶王爷上天专门告人间善恶,一旦那家被告有恶行,大罪要减寿三百天,小罪要减寿一百天。
此说法流传的比较广泛。 呵呵。
这个比较难点,先看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