台湾传统民居建造习俗
台湾传统民居建造习俗繁缛,规矩甚多。从择地、勘址、堪舆、定向、动土、穿屏、上梁、合脊、收规,到搬迁、入宅等都十分讲究,有一套约定俗成的规定。台湾学者李乾朗曾访问过老一辈匠师,在《台闽建屋工匠习俗》中较为全面地提出了其规定和习俗:
1、设计图纸。一般要注明柱子位置与柱间尺寸,标注长宽高低尺寸,中脊高度称为“天公”,地面宽度称为“地母”,灭公尺寸要大于地母。
2、地面排水。水是藏风聚气的关键,将中庭的水导流排放至屋前,要依据八卦九星核算,使水道形成折线,俗称暗藏八卦、设七星放水。
3、屋顶斜度。一般要根据建筑的等级来决定屋顶的坡度,如屋顶为两坡式,前坡要短,后坡要长,前檐高而弯像弓,后檐低而直像箭,工匠要会背诵“前弓后箭”。
4、顶屋铺瓦。铺瓦的中轴线要铺仰瓦,使雨水能自中央滴下,象征能出丁。如果中轴线铺筒瓦,将形成形同哭泣的两道水滴,被视为不祥。屋顶内部的楠木数目,要符合“天地人富贵贫”的六字之数,逢六的倍数不吉。
5、尺寸划定。建筑的高低宽窄尺寸要合吉祥数字,从方位归甲法寻出吉祥的尺寸,尺寸与寸白成为计算的公式。
台湾传统民居从备料到建造到入住有一整套详细规定,须择黄道吉口,有许多仪式。
如备料时期的伐木作梁,宜立冬后立春前午日、申日;忌月建、月破、月厌、生气。动土挖基,这是一个重要仪式,因为动了地表可能惊动鬼神,要请神送神,设立香案于工地,案上放香炉、烛台、瓶花等,并备牛羊猪三牲及酒菜,拜请三界公、土地公、鲁班公及四方神圣。其吉日如:甲子、癸酉、戊寅、己卯、庚辰、辛巳、甲申、丙戌、甲午、丙申、戊戌、己亥、庚子、甲辰、癸丑日,宜天德、月德、天德合、月德合、天赦、天愿、月恩、四相、时德、三合、开日,忌月建、土府、月破、平日、收日、闭日,劫煞、灾煞、月煞、月刑、月厌、大时、犬吏、死气、四废、五墓、土符、地囊。
上梁也是一个重要仪式.其礼仪必不可少。通常穿屏掮架之后,逐次安放桁木,故意悬缺中脊梁,等上粱仪式举行时,再架入中脊梁。一般中脊梁中央先绘一个伏羲八卦或文王八卦,两边画龙凤纹,工匠再将鸡血用毛笔点染八卦中央或两端,中脊梁下要悬挂一对灯笼、一对通书(农历)、一对五谷包、一对粽子及一对符纸。祭祀由道士或和尚念经后,由大木匠念“祝上梁文”而主祭。这种主梁安置后,表示房屋已建成。
现代在修建钢筋水泥建筑时,也会举行此仪式:在这之前先把顶楼层顶的楼板水泥全灌好,留下象征性的部分,到了上梁的吉日,再倒入水泥糊平,然后再举行祭拜仪式。
据《台湾乡土民俗》介绍,首先要祭拜地基主,用一张矮桌子设香案,地点在厨房或屋子后门。如果没有后门。则在前门设案向内朝拜。因其身份为鬼而不是神,祭品也都要以菜碗为主,包括菜肴、饭、汤、水果,摆几碗饭就要摆几副筷子。饭碗之数,或是按先人留下的旧例,或取双数,因为双数代表阴。此外,也可以用菜和酒代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