民间习俗关于居丧期间的禁忌有哪些?
居丧期间服饰穿戴禁忌
居丧,或称丁忧、守丧、值丧,是人们为了表达对死者的哀悼之情而产生的一种习俗?居丧期间,氏族成员,尤其是死者的亲属要遵守一系列非常严格的禁忌。
禁忌生产活动
中国各民族中,居丧期间都或多或少、或繁或简地存在着禁忌生产活动的习俗。其中的原因,一是出于对亡灵的敬畏。为了祭奠亡灵,丧眷要停止生产活动。这是古代先民崇天敬鬼观念在人们头脑中积淀的结果。由于古人认为人死后灵魂不灭,如果不安顿好亡灵,就会有凶祸事降临,如山上会滚下石头砸死人或者家里还要再死人。另外,人们视丧事为凶事,视丧眷为凶兆。如果丧眷在丧期内参与生产劳动,就会危害庄稼,使谷子只开花不结粒,或虽打苞但颗粒干瘪不满。总之,会使庄稼歉收或者坏死甚至颗粒无收。在汉族、黎族等民族中还有忌日不下田的习俗,这是丧眷居丧禁忌生产劳动习俗的延续。封建时代逐渐形成的“三年居丧不为官”的规定,也是这种禁忌的衍化形态。
丧眷在居丧期间衣饰穿戴禁忌
在山东中部一带,民间忌讳孕妇腰系孝带,以避免损伤婴儿。这种禁约纯粹来源于生活的真实要求,是很有科学道理的。鄂伦春族人父母死时,众多兄弟中尽管都处于居丧期间,但不必都戴孝,其中有一个人戴孝就可以了。俗以为戴孝时人的运气不好,会打不到野兽的。这样,不戴孝的兄弟们还可以照常出去打猎。哈尼族老人死后,全寨男女老少都要在衣服或帽子上系一块姜,以防止死者的阴魂来缠身。
民间在居丧期间禁忌丧眷穿红戴绿,而要着素衣,不过个别地方的风俗有异,据《清稗类钞》中《昆人为母丧服红裤》一篇记载:“昆山乡女之居母丧也,必以红色布为裤,服j年乃除j谓母育已身时,恶露甚多,有血污之秽,死后必人血污地狱,服红裤者,为其祓除不祥也。男子亦间有之。”真是“千里不同风,百里不同俗”。尽管风俗各异,但其道理是一致的,都是孝眷为尽孝心而为,着红裤是为死去的母亲避邪。
在很多地区孝服的穿戴规定比较严格,比如河南一带只有死者的儿子、儿媳、女儿、女婿、孙子、孙媳可以全身穿孝衣,头扎孝布七天;而侄儿、侄媳、侄女等禁忌穿孝衣,只穿孝裤,头扎五尺孝布;初订婚的女儿、女婿孝服用蓝色而禁用白色;孝帽也分大、中、小三种,分别按照与死者关系的远近戴用,重孙、重外甥孝帽上的两角处要插戴红缨,俗称为“隔辈”。如今江西、湖北交接相邻地区还流行不同辈分的人孝帽有白、红、黄、绿之分,也是为了“隔辈”,以防止亡灵的阴魂损伤冲害着幼辈子孙。
居丧期间饮食禁忌
丧眷在居丧期间饮食方面有许多忌讳,其中隐含着深层的祛凶意蕴。中原一些地方,丧眷在七数以内,忌吃面条,俗以为面条形似铁链、绳索,会使人发生联想,唯恐死者到阴间受缚而吃苦受累,傈僳族人家如有小孩不幸夭折,丧眷是忌食羊肉和葱蒜的,如果有违犯,则被认为是冲犯了鬼神,将导致更加严重的灾祸发生。云南佤族在丧葬期间,要吃净米饭和肉,忌吃杂粮和蔬菜;否则,死者的灵魂知道了会不高兴,会让活人的庄稼长不好,造成歉收;也让活人过上苦日子,专吃杂粮和蔬菜。
生活在云南、广西、贵州一些地区的布依族人有以牛肉款待前来吊唁的亲朋好友的习俗,他们认为杀丧牛以举行“牛祭”是丧眷对死去先辈的崇敬,但所杀丧牛的肉,同宗、同姓、同房的人是一定禁忌吃的。因为在他们看来,牛代替死去的老人被宰割,俗以为只有这样,老人在阴间会少受罪、少受折磨,过上幸福的“生活”。可见宰牛待客的习俗含有为死去的老人纳吉去凶的目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