丧葬习俗:“哭丧棒”的演变
原标题:丧葬习俗:“哭丧棒”的演变
安徽省中北部淮南地区习俗,父母去世,孝子要持“哭丧棒”。
“哭丧棒”也叫“孝子棍”、“孝棒”、“哭杖”。四川成都一带叫“戳丧棒”;山东有的地方叫“哀杖”。
关于“哭丧棒”的记载,最早见《左传-襄公十七年》:“齐晏桓子卒,晏婴粗(系衰)斩,苴(系圣)带,杖,菅屦。”鲁襄公十七年为公元前556年,可见孝子拄杖的习俗至今已2500多年了。
孝子为什么要拄杖呢?古代丧制规定,父母亲去世,子女三天不能吃饭。《礼记-间传》说:“斩衰,三日不食。”三天后才能喝稀粥,且饭量有限制。“朝一溢米,暮一溢米。”“溢,一手所握也”即一把米;二十五月丧期之内不能沾荤鲜。丧制还要求孝子要哭得“伤肾、干肝、焦肺”;要在野外搭草棚居住,须睡芦席、枕土块;只能“三月而沐”。在繁复的丧礼和严酷的重压下,孝子最终将毁形销骨,只能拄杖而行,以撑身体了。如南朝梁昭明太子萧统原本“体素壮,腰带十围”,为母居丧结束后,已成骨瘦如柴的病人,死时才31岁
孝子拄的杖用什么做的呢?《仪礼-丧服传》说:“苴杖,竹也;削杖,桐也。”《仪礼正义》注释说:苴杖,父丧所用。用竹也不削,比较粗糙。削杖,谓取桐木削去枝叶稍稍加工。可见,父丧用竹杖;母丧用桐木杖。《丧葬总图》诠释为:其哭杖,父用竹,取其节外著也。父为子天,竹圆象天。竹贯四时不变,子为父哀痛,亦经寒暑不改也。母同桐木,桐之言同心同乎父。其外无节,取其节内存,上半截圆以象天,下半截方以象地,然其根皆在下。竹桐一也。其长与心齐者,孝子哭泣无数,身体羸,病从心起,故杖之高下以心为断。
但“身体肌肤受之父母”,毁身守孝也为不孝。连力举“复礼”的孔子也觉过于残忍。他说“敬为上,哀次之,瘠为下。”由于受到许多有人性的人们的抵制,后来对居丧时的饮食要求有所放宽,守孝期内允许正常吃饭,孝子也就不再拄杖。哭杖逐渐演变为只有象征意义的一头缠上白色纸花的哭丧棒了。
淮南地区的哭丧棒是用尺把长的柳木做成的。苏北也用柳木,但有两尺左右长,跪下时可拄;四川用两尺长的竹竿。也有的地方用长三四尺的秫秸,更纯粹是个“应景”之物了。哭丧棒也由以前守孝期拄着,变为棺木入葬后插在坟前了。